冷库升级步伐加速智能化势不可挡
发布时间:2019-02-27 浏览量:
冷库作为低温仓储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链接食品生产源头及销售端的节点。能够取得如今只需一人进行操作管理的成就需要以下三方面的智能化发展。
首先是物流作业的智能化。搬运机器人、自动穿梭车的大量研发让冷库里的码垛、搬运都能用机器人来实现。这些机器人内置整个冷库的信息,对冷库内货物的分布了若指掌。只要对其下达某种货物的入库出库信息,它就能实现对货物的分类放置。甚至有的机器人在将库内货物运出冷库是还可以喷出冷气给货品降温,真正实现冷链不断。
其次是设备运行的智能化。设备的智能化有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个体设备的智能化,如冷凝风机上配备无级调速控制,使得冷凝风机能够根据冷凝温度自行调节风机转速等。另一个就得益于物联网的运用发展,物联网能够将冷库的信息收集汇总起来,让冷库设备能耗、货物出入库以及货物调拨等信息互通,从而实现冷库内各项设施设备的通力合作。
最后是溯源系统的快速发展。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商超实现通过“二维码收银追溯系统”,过期食品无法走出超市。而去年苏州建立的智能疫苗冷库系统也能实现疫苗过期自动预警。这些实力表明我国溯源系统正在快速发展,而存储食品的冷库在判断哪些食品需要及时出库时也需要运用到这一技术。
智能化给冷库带来了诸多好处。一是减少了冷库人工费用的支出,以大型冷库来算,光搬运工就需要60多人,还有叉车司机、冷库库管等工种,粗略估计一个大型冷库需要配备六七十个工人,这些工人的人工费用得以减省。
二是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冷库属于存储货物的地方,在其中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冷库内物品的分布了若指掌,从冷库内工作人员的培训来看,光物品的分布就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彻底上手,而对于搬运工人来说,频繁的冷热交替以及过于沉重的货物搬运都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负担。
三是智能化设备能够自行调节温度、设备工作状态,更加节能环保,以冷库机除霜为例,智能化设备可以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参数判断是否进入除霜条件,做到有霜除霜,无霜不除,但普通设备却依赖检修人员直觉,容易造成浪费。
目前我国的冷库建设仍然以中低端为主,大量冷库的自动化程度并不高,冷库建设要大面积实现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